Asus P5N32-E SLI Plus User manual

Motherboard
P5N32-E SLI
PLUS
使 用 手 冊

2
T2979
1.00 版
2007 年 6 月發行
版權所有·不得翻印 © 2007 華碩電腦
本產品的所有部分,包括配件與軟體等,其所有權都歸華碩電腦公司(以
下簡稱華碩)所有,未經華碩公司許可,不得任意地仿製、拷貝、謄抄或轉
譯。本使用手冊沒有任何型式的擔保、立場表達或其它暗示。若有任何因本
使用手冊或其所提到之產品的所有資訊,所引起直接或間接的資料流失、利
益損失或事業終止,華碩及其所屬員工恕不為其擔負任何責任。除此之外,
本使用手冊所提到的產品規格及資訊僅供參考,內容亦會隨時更新,恕不另
行通知。本使用手冊的所有部分,包括硬體及軟體,若有任何錯誤,華碩沒
有義務為其擔負任何責任。
使用手冊中所談論到的產品名稱僅做識別之用,而這些名稱可能是屬於其
他公司的註冊商標或是版權。
本產品的名稱與版本都會印在主機板/顯示卡上,版本數字的編碼方式是
用三個數字組成,並有一個小數點做間隔,如 1.22、1.24 等...數字愈大表示
版本愈新,而愈左邊位數的數字更動表示更動幅度也愈大。主機板/顯示卡、
BIOS 或驅動程式改變,使用手冊都會隨之更新。更新的詳細說明請您到華碩
的全球資訊網瀏覽或是直接與華碩公司聯絡。

3
目 錄 內 容
安全性須知 .......................................................................................................................7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7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8
使用手冊的編排方式 .........................................................................................8
提示符號 ..............................................................................................................9
跳線帽及圖示說明 ..............................................................................................9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9
代理商查詢 ..........................................................................................................10
P5N32-E SLI PLUS 規格列表 ................................................................................11
第一章:產品介紹
1.1 歡迎加入華碩愛好者的行列 ......................................................................... 1-1
1.2 產品包裝 ............................................................................................................... 1-1
1.3 特殊功能 ............................................................................................................... 1-2
1.3.1 產品特寫 ................................................................................................. 1-2
1.3.2 華碩 AI Lifestyle 功能 .................................................................... 1-4
1.3.3 華碩獨家研發功能 .............................................................................. 1-6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2.1 主機板安裝前 ..................................................................................................... 2-1
2.2 主機板概觀 .......................................................................................................... 2-2
2.2.1 主機板的擺放方向 .............................................................................. 2-2
2.2.2 螺絲孔位 ................................................................................................. 2-2
2.2.3 華碩 Stack Cool 2 專利冷卻技術 ................................................ 2-3
2.2.4 主機板構造圖 ....................................................................................... 2-4
2.2.5 主機板元件說明 .................................................................................. 2-5
2.3 中央處理器(CPU) ........................................................................................ 2-7
2.3.1 安裝中央處理器 .................................................................................. 2-8
2.3.2 安裝散熱片和風扇 ............................................................................2-10
2.3.3 卸除散熱器與風扇 ............................................................................2-12
2.3.4 安裝選用的靜音風扇 .......................................................................2-14
2.4 系統記憶體 ........................................................................................................2-15
2.4.1 概觀 .......................................................................................................2-15
2.4.2 記憶體設定 ..........................................................................................2-16
2.4.3 安裝記憶體模組 ................................................................................2-17

4
目 錄 內 容
2.4.4 取出記憶體模組 ................................................................................2-17
2.5 擴充插槽 .............................................................................................................2-18
2.5.1 安裝擴充卡 ..........................................................................................2-18
2.5.2 設定擴充卡 ..........................................................................................2-18
2.5.3 指定中斷要求 .....................................................................................2-19
2.5.4 PCI 介面卡擴充插槽 ........................................................................2-20
2.5.5 PCI Express x1 介面卡插槽 ..........................................................2-20
2.5.6 PCI Express x16 介面卡插槽 .......................................................2-20
2.6 跳線選擇區 ........................................................................................................2-21
2.7 安裝音效卡 ........................................................................................................2-22
2.7 元件與周邊裝置的連接 ................................................................................2-23
2.7.1 後側面板連接埠 ................................................................................2-23
2.7.2 內部連接埠 ..........................................................................................2-26
第三章:開啟電源
3.1 第一次啟動電腦 ................................................................................................. 3-1
3.2 關閉電源 ............................................................................................................... 3-2
第四章:BIOS 程式設定
4.1 管理、更新您的 BIOS 程式 .......................................................................... 4-1
4.1.1 華碩線上更新 ....................................................................................... 4-1
4.1.2 製作一張開機片 .................................................................................. 4-4
4.1.3 使用華碩 EZ Flash 2 更新 BIOS 程式 ........................................ 4-5
4.1.4 使用 AwardBIOS Flash 程式更新 BIOS ..................................... 4-6
4.1.5 儲存目前的 BIOS 檔案 ..................................................................... 4-8
4.2 BIOS 程式設定 ................................................................................................... 4-9
4.2.1 BIOS 程式選單介紹 ..........................................................................4-10
4.2.2 程式功能表列說明 ............................................................................4-10
4.2.3 操作功能鍵說明 ................................................................................4-11
4.2.4 選單項目 ...............................................................................................4-11
4.2.5 子選單 ....................................................................................................4-11
4.2.6 設定值 ....................................................................................................4-11
4.2.7 設定視窗 ...............................................................................................4-12
4.2.8 線上操作說明 .....................................................................................4-12
4.3 主選單(Main Menu) ..................................................................................4-13

5
目 錄 內 容
4.3.1 System Time [XX:XX:XX] ................................................................4-13
4.3.2 System Date [Day XX/XX/XXXX] .................................................4-13
4.3.3 Language [English] ............................................................................4-13
4.3.4 Legacy Diskette A [1.44M, 3.5 in.] .............................................4-13
4.3.5 IDE 裝置選單(Primary IDE Master/Slave) ..........................4-14
4.3.6 SATA 裝置1-6(SATA 1/2/3/4/5/6) ............................................................4-16
4.3.7 硬碟 SMART 監控項目(HDD SMART Monitoring ) ......4-17
4.3.8 已安裝記憶體 [XXX MB] ...............................................................4-17
4.3.9 可使用記憶體 [XXX MB] ...............................................................4-17
4.4 Extreme Tweaker 選單(Extreme Tweaker menu) ............................4-18
4.4.1 AI Tuning [Auto] ................................................................................4-18
4.4.2 Overclocking ........................................................................................4-21
4.4.3 Over Voltage ........................................................................................4-23
4.4.4 NVIDIA GPU Ex [Disabled] ............................................................4-24
4.4.5 SLI-Ready Memory [Disabled] ......................................................4-24
Vcore Over Voltage [Disabled] ................................................................4-24
4.5 進階選單(Advanced menu) .....................................................................4-25
4.5.1 AI NET2 .................................................................................................4-25
4.5.2 PCI 隨插即用裝置(PCI PnP) ...................................................4-26
4.5.3 內建裝置設定(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 .............4-27
4.6 電源管理(Power menu) ...........................................................................4-30
4.6.1 ACPI Suspend Type [S1&S3] ........................................................4-30
4.6.2 ACPI APIC Support [Enabled] .......................................................4-30
4.6.3 進階電源管理設定(APM Configuration) ...........................4-31
4.6.4 系統監控功能(Hardware Monitor) ........................................4-33
4.7 啟動選單(Boot menu) ..............................................................................4-36
4.7.1 啟動裝置順序(Boot Device Priority) ...................................4-36
4.7.2 可攜式裝置(Removable Drives) .............................................4-37
4.7.3 硬碟機(Hard Disk Drives) ........................................................4-37
4.7.4 光碟機(CDROM Drives) ............................................................4-37
4.7.5 啟動選項設定(Boot Settings Configuration) ....................4-38
4.7.6 安全性選單(Security) ................................................................4-39
4.8 工具選單(Tools menu) ............................................................................4-41
4.8.1 ASUS Music Alarm ...........................................................................4-41

6
目 錄 內 容
4.8.2 ASUS O.C. Profile .............................................................................4-42
4.8.3 ASUS EZ Flash 2 ...............................................................................4-44
4.9 離開 BIOS 程式(Exit menu)...................................................................4-45
第五章:軟體支援
5.1 安裝作業系統 ..................................................................................................... 5-1
5.2 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資訊 .................................................................... 5-1
5.2.1 執行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 ...................................................... 5-1
5.2.2 驅動程式選單(Drivers menu) .................................................... 5-2
5.2.3 公用程式選單(Utilities menu).................................................. 5-3
5.2.4 製作磁片選單 ....................................................................................... 5-5
5.2.5 使用手冊選單 ....................................................................................... 5-6
5.2.6 華碩的聯絡方式 .................................................................................. 5-6
5.2.7 其他資訊 ................................................................................................. 5-7
5.3 軟體資訊 ............................................................................................................... 5-9
5.3.1 華碩 MyLogo3™ .................................................................................. 5-9
5.3.2 SoundMAX 高傳真音效設定程式 ...............................................5-11
5.3.3 華碩系統診斷家 II ............................................................................5-16
5.3.4 華碩音樂鬧鈴功能(ASUS Music Alarm)............................5-22
5.3.5 華碩 AI Booster 程式 ......................................................................5-25
5.4 RAID 功能設定 .................................................................................................5-26
5.4.1 RAID 定義 ............................................................................................5-26
5.4.2 NVIDIA RAID 磁碟陣列功能設定 ...............................................5-27
5.5 建立一張搭載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片 ...............................................5-34
第六章:NVIDIA® SLI™ 技術支援
6.1 概觀 ......................................................................................................................... 6-1
6.1.1 NVIDIA SLI™ 模式設定需求 .......................................................... 6-1
6.2 設定雙顯示卡 ..................................................................................................... 6-2
6.2.1 安裝支援 SLI™ 技術的顯示卡 ...................................................... 6-2
6.2.2 安裝裝置的驅動程式 ......................................................................... 6-5
6.2.3 在 Windows 作業系統開啟多重 GPU 支援功能 .................... 6-5

7
安全性須知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為避免可能的電擊造成嚴重損害,在搬動電腦主機之前,請先將電腦電
源線暫時從電源插槽中拔掉。
• 當您要加入硬體裝置到系統中或者要移除系統中的硬體裝置時,請務必
先連接該裝置的訊號線,然後再連接電源線。可能的話,在安裝硬體裝
置之前先拔掉電腦的電源供應器電源線。
• 當您要從主機板連接或拔除任何的訊號線之前,請確定所有的電源線已
事先拔掉。
• 在使用介面卡或擴充卡之前,我們建議您可以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這些裝置有可能會干擾接地的迴路。
• 請確定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設定已調整到本國/本區域所使用的電壓標準值。
若您不確定您所屬區域的供應電壓值為何,那麼請就近詢問當地的電力公
司人員。
• 如果電源供應器已損壞,請不要嘗試自行修復。請將之交給專業技術服
務人員或經銷商來處理。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在您安裝主機板以及加入硬體裝置之前,請務必詳加閱讀本手冊所提供
的相關資訊。
• 在使用產品之前,請確定所有的排線、電源線都已正確地連接好。若您
發現有任何重大的瑕疵,請儘速聯絡您的經銷商。
• 為避免發生電氣短路情形,請務必將所有沒用到的螺絲、迴紋針及其他
零件收好,不要遺留在主機板上或電腦主機中。
• 灰塵、濕氣以及劇烈的溫度變化都會影響主機板的使用壽命,因此請盡
量避免放置在這些地方。
• 請勿將電腦主機放置在容易搖晃的地方。
• 若在本產品的使用上有任何的技術性問題,請和經過檢定或有經驗的技
術人員聯絡。

8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產品使用手冊包含了所有當您在安裝華碩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時所
需用到的資訊。
使用手冊的編排方式
使用手冊是由下面幾個章節所組成:
• 第一章:產品介紹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發現諸多華碩所賦予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的
優異特色。利用簡潔易懂的說明讓您能很快地掌握 P5N32-E SLI PLUS
的各項特性,當然,在本章節中我們也會提及所有能夠應用在 P5N32-E
SLI PLUS 的新產品技術。
•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本章節描述所有您在安裝系統元件時必須完成的硬體安裝程序。詳細
內容有:處理器與記憶體安裝、跳線選擇區設定以及主機板的各種裝置
接頭。
• 第三章:開啟電源
本章節說明開啟電腦電源的順序以及電腦開機後所發出各種不同類型
嗶嗶聲的代表意義。
• 第四章:BIOS 程式設定
本章節描述如何使用 BIOS 設定程式中的每一個選單項目來更改系統
的組態設定。此外也會詳加介紹 BIOS 各項設定值的使用時機與參數設
定。
• 第五章:軟體支援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找到所有包含在華碩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中的
軟體相關資訊。
• 第六章:NVIDIA SLI™ 技術支援
在本章節中,將針對本主機板所支援的 SLI™ 模式,進行軟硬體安裝步
驟的解說,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地進行相關的安裝與設定。

9
提示符號
為了能夠確保您正確地完成主機板設定,請務必注意下面這些會在本手冊
中出現的標示符號所代表的特殊含意。
警告: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您本身的安全。
小心: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電腦主機板元
件。
重要:此符號表示您必須要遵照手冊所描述之方式完成一項或多項
軟硬體的安裝或設定。
注意:提供有助於完成某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資訊。
跳線帽及圖示說明
主機板上有一些小小的塑膠套,裡面有金屬導線,可以套住選擇區的任二
隻針腳(Pin)使其相連而成一通路(短路),本手冊稱之為跳線帽。
有關主機板的跳線帽使用設定,茲利用以下圖示說明。以下圖為例,欲設
定為「Jumper™ Mode」,需在選擇區的第一及第二隻針腳部份蓋上跳線帽,
本手冊圖示即以塗上底色代表蓋上跳線帽的位置,而空白的部份則代表空接
針。以文字表示為:[1-2]。
因此,欲設定為「JumperFree™ Mode」,以右圖表示即為在「第二及第
三隻針腳部份蓋上跳線帽」,以文字表示即為:
[2-3]。
Jumper Free
(Default)
2 3
Jumper Mode
1 2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您可以經由下面所提供的兩個管道來獲得您所使用的華碩產品資訊以及軟
硬體的升級資訊等。
1. 華碩網站
您可以到 http://tw.asus.com 華碩電腦全球資訊網站取得所有關於華碩軟硬
體產品的各項資訊。台灣地區以外的華碩網址請參考封面內頁的聯絡資訊。
2. 其他文件
在您的產品包裝盒中除了本手冊所列舉的標準配件之外,也有可能會夾帶
有其他的文件,譬如經銷商所附的產品保證單據等。

10
代理商查詢
華碩主機板在台灣透過聯強國際與精技電腦兩家代理商出貨,您請參考
下列範例圖示找出產品的 12 碼式序號標籤(下圖僅供參考),再至 http://
tw.asus.com/support/eService/querydist_tw.aspx 查詢您產品的代理商,以方
便您有產品諮詢或送修需求時,可尋求代理商服務。(本項服務僅支援台灣
使用者)
聯強服務電話:(02)2506-2558
精技服務電話:0800-089558
瀚宇杰盟服務電話:0800-099919
請注意!
本產品享有三年產品保固期,倘若自行撕毀或更換原廠保固序號標籤,
即取消保固權益,且不予提供維修服務。
P5N32-E SLI PLUS-TAYZ
10839 110366 0
11XXX11XXX11

11
P5N32-E SLI PLUS 規格列表
(下頁繼續)
中央處理器 支援採用 LGA775 規格插槽的 Intel® Core™2 Extreme/
Core™2 Duo/Pentium® Extreme/Pentium® D/Pentium®
4/Celeron® D 處理器
支援 Intel® Quad-core 處理器
相容於 Intel® 05B/05A/06 處理器
* 請造訪 tw.asus.com 取得最新的 Intel 處理器支援
列表
晶片組 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C55+MCP55P;a.k.a.
nForce®650i SLI & nForce®570 SLI)
支援 SLI-Ready 記憶體技術
系統匯流排 1333**/1066/800/533 MHz
記憶體 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
- 4 x 240 針腳記憶體模組插槽,使用符合 non-ECC
unbufferred DDR2 800/667/533MHz 記憶體模組
- 最高可以擴充至 8GB 記憶體
* 請造訪 tw.asus.com 取得最新的記憶體模組支援列
表
SLI-Ready 記憶體 1200MHz
擴充槽 2 x PCI Express™ x16 插槽,可用來安裝支援 NVIDIA
SLI™ 技術的顯示卡,支援完整 x16, x16 傳輸頻寬
模式(藍色)
1 x PCI Express x16 插槽,支援 x8 模式外接介面卡
(白色)
1 x PCI Express™ x1 插槽
2 x PCI 2.2 插槽
Scalable 連接介面(
SLI™)
支 援二組相同且支援 NVIDIA SLI™-Ready 技術的顯示
卡,採用 x16 的運作頻寬
* 請注意:藍色和藍色的 PCI Express x16 插槽可安裝
支援 NVIDIA SLI™ 技術的顯示卡,支援完整 x16,
x16 傳輸頻寬模式,中間的 x16 支援 x8 模式外接
介面卡
儲存媒體連接槽 南橋晶片支援:
- 1 x Ultra DMA 133/100/66/33
- 6 x SATA 3.0 Gb/s
- 支援使用 Se ria l ATA 磁碟與內建的 NVIDI A
MediaShield RAID 控制晶片進行 RAID 0、RAID
1、RAID 0+1、RAID 5 與 JBOD 磁碟陣列設定
網路功能 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 內建雙 Gigabit MAC 具
備外部 Marvell PHY
支援 NVIDIA DualNet 技術

12
P5N32-E SLI PLUS 規格列表
高傳真音效 SupremeFX 音效卡
- ADI 1988B 八聲道高傳真音效編解碼晶片
- 支援音效介面偵測、列舉(Enumeration)、
多音源獨立輸出(Multi-Streaming)與 Jack-
Retasking 功能
- Noise Filter 噪音過濾功能
同軸、光纖 S/PDIF 數位輸出連接埠
支援 DTS Connect 環繞音效技術
IEEE 1394 VIA6308P 控制器支援:
- 2 x IEEE 1394a 連接埠(1 個在主機板中央,一
個在後側面板)
USB 最高支援八組 USB 2.0/1.1 連接埠(6 個在主機板中
央,4 個在後側面板)
華碩獨家超頻功能 智慧型超頻工具:
- AI NOS(無延遲超頻技術)
- AI Overclocking(智慧型 CPU 頻率調整)
- 華碩 AI Booster 應用程式
- 華碩 O.C. Profile:超頻設定分享工具
超頻保護機制:
- 華碩 C.P.R.(CPU 參數自動回復)功能
華碩特殊功能 ASUS EZ DIY:
- 華碩 Q-Connector 整合式訊號線接頭
- 華碩 CrashFree BIOS 2 程式
- 華碩 EZ Flash 2 程式
華碩 Music Alarm
華碩 MyLogo 3 個性化應用程式
華碩 Q-Fan 2 智慧型溫控風扇技術
後側面板裝置連接埠 1 x PS/2 鍵盤連接埠(紫色)
1 x PS/2 滑鼠連接埠(綠色)
1 x 光纖 S/PDIF 數位音訊輸出連接埠
1 x 同軸 S/PDIF 數位音訊輸出連接埠
2 x RJ-45 網路連接埠
4 x USB 2.0/1.1 連接埠
1 x IEEE 1394a 連接埠
(下頁繼續)

13
P5N32-E SLI PLUS 規格列表
內建 I/O 裝置連接埠 1 x 軟碟機連接插槽
1 x IDE 插槽
6 x Serial ATA 插座
3 x USB 2.0 連接埠可擴充 6 個外接式 USB 2.0 連接
埠
1 x IEEE 1394a 插座
1 x 機殼開啟警示插座
1 x 24-pin EATX 電源插座
1 x 8-pin ATX 12 V 電源插座
1 x S/PDIF 數位音訊輸出插座
8 x 風扇插座:1 x CPU 風扇插座、1 x 電源供應器
風扇插座、1 x 機殼風扇插座、5 x 隨選風扇插座
BIOS 功能 8 Mb AWARD BIOS、PnP、DMI2.0、WfM2.0、SM
BIOS 2.3、多國語言 BIOS
管理功能 網路喚醒功能(WOL)、數據機喚醒功能
(WOR)、機殼開啟警示功能、PXE
產品附件 1 x SLI 橋接卡
1 x 華碩 Q-connector 套件(包含 USB、1394、系統
面板;為零售版提供)
1 x UltraDMA 133/100/66 排線
1 x 軟碟機排線
4 x SATA 排線
2 x SATA 電源線
1 x 2-port USB 模組
1 x IEEE1394a 模組
使用手冊
公用程式光碟 驅動程式
華碩系統診斷家(ASUS PC Probe II)
華碩線上更新公用程式
華碩 AI Booster 應用程式
NVIDIA MediaShield RAID
防毒軟體(OEM 版本)
機殼型式 ATX 型式:12 x 9.6 英吋(30.5 x 24.5 公分)
★ 規格若有任何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14

1
產品介紹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發現諸多華碩所
賦予本主機板的優異特色,利用簡潔
易懂的說明,讓您能很快的掌握本主
機板的各項特性,當然,在本章節我
們也會提及所有能夠應用在本主機板
的新產品技術。

ASUS P5N32-E SLI PLUS
章節提綱
1
1.1 歡迎加入華碩愛好者的行列 ...................................1-1
1.2 產品包裝 ....................................................................1-1
1.3 特殊功能 ....................................................................1-2

華碩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使用手冊
1-1
1.1 歡迎加入華碩愛好者的行列!
再次感謝您購買此款華碩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
本主機板的問世除了再次展現華碩對於主機板一貫具備的高品質、高效能
以及高穩定度的嚴苛要求,同時也添加了許多新的功能以及大量應用在它身
上的最新技術,使得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成為華碩優質主機板產品線
中不可多得的閃亮之星。
在您拿到本主機板包裝盒之後,請馬上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
是否齊全。
若以上列出的任何一項配件有損壞或是短缺的情形,請儘速與您
的經銷商聯絡。
1.2 產品包裝
主機板 華碩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
I/O 模組 1 x 1-port IEEE 1394a 模組
1 x 2-port USB 2.0 模組
排線 2 x Serial ATA 電源線
4 x Serial ATA 排線
1 x Ultra DMA 133/100/66 排線
1 x 軟碟機排線
配件 I/O 擋板
1 x 三合一華碩 Q-Connector 套件 (USB、IEEE 1394、
系統面板;限零售版本)
1 x 華碩 SLI Bridge
應用程式光碟 華碩主機板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
相關文件 使用手冊

1-2
第一章:產品介紹
1.3 特殊功能
1.3.1 產品特寫
符合 Green ASUS 規範
本主機板與其包裝盒皆符合歐盟關於使用有害物質的限制規範 (RoHS)。
而這也正符合華碩對於建立友善環境,將對環境的影響降低至最少,製造可
回收且對使用者健康無害的產品包裝的企業願景一致。
支援 Intel Core™2 / Quad-core 處理器
本主機板支援採用最新 LGA 775 封裝的 Intel Core™ 2 處理器。透過新一
代 Intel Core™ 微架構技術與 1066/800 MHz 的前側匯流排頻寬,Intel Core™
2 處理器將是世界上最具效能與運算速率的處理器。本主機板亦支援 Intel
Quad-core 處理器,採用 1066/800MHz 的前側匯流排頻寬,提供在多工處
理(multi-tasking)、多媒體(multi-media)執行與熱門遊戲上有極優秀的
表現。請參考 2-7 頁的說明。
NVIDIA nForce x16 SLI™ 晶片
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 晶片(C55+MCP55P;a.k.a. nForce®650i SLI
& nForce®570 SLI)支援 NVIDIA 的 Scalable Link Interface(SLI)多重 GPU
技術,可於單一系統中提供雙顯示功能。此為採用 SLI 技術,並針對現今熱
門、承受重度超頻、發揮遊戲極限效能而設計,這亦肯定是當今世上最具效
能的平台。請參考第六章的說明。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 晶片亦支援
6 個 Serial ATA 3.0 Gb/s 裝置,雙 PCI Express x16 插槽與支援完整 x16, x16
傳輸頻寬模式。並且提供最多達 10 個 USB 2.0 連接埠。
NVIDIA Scalable Link Interface(SLI™)
本主機板支援 NVIDIA 的 Scalable Link Interface(SLI)多重 GPU 技術,
可在單一系統支援雙繪圖處理器(GPU)。本項技術透過 PCI-Express 匯流
排的架構與軟硬體的整合,可以讓雙繪圖處理器(GPU)協同運作來達到無
與倫比的圖像輸出效能表現。
支援雙通道 DDR2 記憶體
本主機板支援 DDR2 雙倍資料傳輸率技術(Double Date Rate 2),DDR2
記憶體最大的特色在於支援 800/667/533 MHz 的資料傳輸率,可以符合像是
3D 繪圖、多媒體與網路應用等更高的系統頻寬需求。雙通道 DDR2 記憶體架
構高達每秒 12.8 GB 的頻寬,可以顯著提升您系統平台的效能,並降低頻寬
的瓶頸。請參考 2-15 頁的說明。

華碩 P5N32-E SLI PLUS 主機板使用手冊
1-3
支援 Serial ATA I/II 技術
本主機板透過 Serial ATA 介面以及 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 晶片支援
SATA 3Gb/s 技術,相較於現行的 Serial ATA,Serial ATA 3Gb/s 的傳輸頻寬
是現行的二倍,並擁有許多新功能,包括 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
Power Management(PM)Implementation Algorithm 與熱抽換(Hot Swap)功
能,並具備現有 SATA 規格的優點,可以允許連接更薄、更具彈性、針腳更
少的排線,降低對電壓的需求。請參考 2-27 頁的說明。
您可用內建於 NVIDIA nForce dual x16 SLI 晶片中的 NVIDIA MediaShield
RAID 控制器,來進行 RAID 0、RAID 1、RAID 0+1、RAID 5 與 JBOD 的設
定。請參考 2-27 頁與 5-27 頁的說明。
支援 IEEE 1394a 功能
本主機板提供 IEEE 1394a 介面,可以支援更高的傳輸速率與更具彈性的周
邊連接裝置,並且相容於 IEEE 1394a 標準。這組 IEEE 1394a 介面可以透過
簡單易用、低成本、高頻寬的資料即時傳輸介面,例如攝錄像機、錄放影機、
印表機、電視機和數位相機等這類的電腦設備、周邊裝置和消費性電子用品,
來支援達 400Mbps 的資料傳輸率。請參考 2-25 與 2-29 頁的說明。
支援 S/PDIF 數位音效
本主機板支援數位音效輸出功能,在主機板的後側面板連接埠中同時提供
光纖與同軸 S/PDIF 輸出接頭,經由數位訊號輸出到外部的高出力揚聲器系
統,將可讓您的電腦搖身一變成為高效能的數位音效錄放裝置娛樂系統。請
參考 2-24 與 2-25 頁的說明。
提供 Dual Gigabit LAN 解決方案
本主機板內建有雙 Gigabit 乙太網路控制器與無線網路控制器,可提供符合
您網路使用需求的完整解決方案。而上述傳輸介面由於採用 PCI Express/PCI
介面,因此在您的有線與無線網路使用環境下,都將可提供更快速的資料傳
出頻寬與資料分享需求。請參考 2-23 頁的說明。

1-4
第一章:產品介紹
1.3.2 華碩 AI Lifestyle 功能
華碩設計了一系列特殊的功能,以針對主機板上的重點組件如處理器、
電源供應器、南北橋晶片的溫度問題,提供進階的功能控制。
進階溫控設計
免風扇設計—Stack Cool 2
華碩 Stack Cool 2 是一個無風扇與零噪音的專利冷卻技術,可經由主
機板上特殊的元件來降低溫度。本主機板使用經過特殊設計的 PCB 電路
板來降低主機板上零件所產生的熱度。
八相式電源設計
本主機板採用八相式電源模組,而每個模組會分擔 CPU 的總電源需
求。每個模組僅負擔四相電源模組覆載的一半,而這麼做也將使得廢熱
減少、CPU 的壽命也可獲得延長,且具備更穩定的運作表現。
無風扇設計—熱導管技術
華碩無風扇設計可讓主機板的主要熱源分散為多方向的熱流以降低系
統溫度,而這麼做也將使得系統可在一更寧靜且具有更長系統壽命的環
境下運作。而熱導管散熱設計可以快速地將主機板上零組件所散發的熱
能帶走。而因為銅製熱導管這種革新性的散熱技術,使用者將可以獲得
一個寧靜且具價格效能比的寧靜運算平台。
Table of contents
Other Asus Motherboard manuals

Asus
Asus A7V600-X User manual

Asus
Asus A7N8X-LA (Focus) User manual

Asus
Asus P/I-XP55T2P4 User manual

Asus
Asus H81M-CS Guide

Asus
Asus M4A89GTD PRO User manual

Asus
Asus P5GD2 PREMIUM User manual

Asus
Asus A7N266 User manual

Asus
Asus P8H77-M User manual

Asus
Asus Prime X670-P User manual

Asus
Asus F1A75-I DELUXE User manual

Asus
Asus TUF GAMING B760-PLUS WIFI D4 User manual

Asus
Asus F2A55-M LE User manual

Asus
Asus B15OM-D User manual

Asus
Asus M5A78L-M LX3 User manual

Asus
Asus TXP4 User manual

Asus
Asus P8H61-M LX3 User manual

Asus
Asus P5B-VM DO User manual

Asus
Asus PRIME H410M-D User manual

Asus
Asus GRYPHON Z87 User manual

Asus
Asus AM1I-A User manual